一、教材分析:本节课来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1课时。 二、学情分析:现在家庭教育中,家长很少对孩子讲过国庆节的来历。 学生在生活中很少观察或者经历庆祝国庆节的过程。孩子对于爱国的概念有些模糊,不清楚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爱国。 基于学情发现学生需要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国庆节,并且亲身体验庆祝国庆节的过程,以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怀。 三、教学目标 1、知识与技能:知道新中国的生日、国庆节的来历,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,国歌,国徽。 2、过程与方法:通过听歌曲,观看视频,图片,讲故事,让同学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我们要热爱祖国,珍惜当下幸福生活。 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,培养国家意识,树立正确的三观。 四、教学过程 (一)课前导入 1.播放歌曲:《今天是你的生日》。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唱的是庆祝祖国的生日,提问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呢? 2.揭示题目:欢欢喜喜庆国庆,提问:你们知道国庆节是怎么来的吗? (二)新中国的生日 观看视频“开国大典”。 看完视频后小结:我们的祖国妈妈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,她是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,从此10月1日就成为她的生日,我们称之为国庆节。 (设计意图:树立学生的国家意识,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国家) 提问:今年的10月1日是第 个国庆节? 师:为了新中国的成立,有无数的烈士付出了宝贵的生命。所以每以 9月30日定为中国烈士纪念日,我们向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与怀念之情。 分享革命小英雄:雨来的故事,并请同学们补充。 师小结:新中国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。我们要珍惜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,热爱我们的祖国。 (设计意图:学生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,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) (三)新中国的标志:国歌,国旗,国徽 1.认识国旗。 2.学习升旗礼仪。 3.小组讨论: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? 4.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、《国旗法》等法律的规定。 规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《义勇军进行曲》。 我们什么时候唱国歌,能听到国歌? (设计意图:在学习国歌、国旗、国徽的过程中普及相关法律法规,渗透法治意识) (四)课堂总结 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,让我们珍惜当下幸福生活,尊重和爱护国旗和国徽,唱响国歌,做到心中有国家,不忘初心。学党史,感党恩,跟党走,好好学习,报效祖国。 (五)课外拓展 我为祖国母亲过生日:为祖国妈妈画一幅画。 (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。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) |